中国古代酒杯的名称有:羽觞、樽、觞、盅、斗、酌、白、觯、杯杓、觥等。羽觞又称羽杯、耳杯,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,器具外形椭圆、浅腹、平底,两侧有半月形双耳,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。因其形状像爵,两侧有耳,就像鸟的双翼,故名“羽觞”。
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,一直延续使用至魏晋,名称逐渐通俗化为“耳杯”,其后逐渐消失。自羽觞问世以来,觞既是羽觞的省称,同时又成了所有酒杯的通称。故古人把行酒叫“行觞”,称酒政为“觞政”。羽觞一般都是漆器,也有陶器,是古代饮酒时用的耳杯。
上一篇:藕变色了还能吃吗
下一篇:雪的特点
相关文章
古代的警察叫什么
06月22日
福建属于什么地区
火炮原理
哥斯拉是什么
蘼芜
朱宣咸
最新文章
刀耕火种
花脸稿
陶片放逐法
碘蒸气的颜色
瑟菲
纸飞机怎么画
热门文章
猜灯谜的意义
电竞好听的英文id
知明而行无过矣
芦笋怎么做
大懒龙
大熊猫的习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