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宰相被称为相公。
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,并非具体的官名。宰的意思是主宰,相,本为相礼之人,字义有辅佐之意。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,宰相联称始见于《韩非子》。
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,历代不同:太宰、相、相邦、相国、丞相、大司徒、尚书令、中书令、侍中、尚书左仆射、尚书右仆射、同平章事、内阁大学士、军机大臣、相公等等。
上一篇:宏观经济政策
下一篇:捅马蜂窝的意思
相关文章
五子是哪五子
06月23日
都统制
久旱逢甘雨
06月22日
虞候是什么官
06月20日
南唐是什么朝代
06月19日
萧何简介
06月18日
最新文章
刀耕火种
花脸稿
陶片放逐法
碘蒸气的颜色
瑟菲
纸飞机怎么画
热门文章
猜灯谜的意义
电竞好听的英文id
知明而行无过矣
芦笋怎么做
大懒龙
大熊猫的习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