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录取进士,每次不过二十至三十人,少则几人、十几人。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百至三百人,甚至五百至六百人。明清时期录取进士,每次一百至四百人。
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,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,称为进士。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。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。此称始见于《礼记王制》。隋设科举进士科,以选贤能。到了元朝以后,惟存进士一科,遂成为科举功名的最高等级。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“金榜题名”。
上一篇:美元面额
下一篇:各种门
相关文章
琵琶行的意思
06月22日
南湖秋水夜无烟
06月20日
小海中学
米泉一中
06月18日
我欲因之梦吴越
06月17日
何处惹尘埃
最新文章
刀耕火种
花脸稿
陶片放逐法
碘蒸气的颜色
瑟菲
纸飞机怎么画
热门文章
猜灯谜的意义
电竞好听的英文id
知明而行无过矣
芦笋怎么做
大懒龙
大熊猫的习性